贵州省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
“十大创新团队”专家组进校考察
2021年5月19日,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专家组考察座谈会在我校西校区贤正楼2号楼509会议室举行,“党建与基层组织建设研究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乡村振兴实践研究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出席会议,省社科联考察组、校纪检监察部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组织参加会议。
学校主要领导指示:创新团队是实实在在的荣誉,是对每个科研队伍的激励,更是贵州大学“文科振兴”的骨干力量,大家要严肃态度,按照省政府督查室要求和省社科联出台的《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规定抓好迎接考察工作,避免以往“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上层次、出成果、见成效。
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爱东主要从五个方面向各专家和领导汇报贵州大学在创新团队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情况:
一、以人为本,制度驱动
结合贵州大学文科发展实际,以文科教师的科研诉求为导向,不断改进和完善文科科学研究服务和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科研制度氛围,发挥制度的激励和驱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我校文科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2015年以后进一步提出文科繁荣计划,具体实施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计划、文科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科研层次提升计划、高端平台建设计划等多层次、多途径措施。以教育部基地建设为核心,加大高端平台建设力度。加大对东盟研究院、波罗的海研究中心的支持力度,做好教育部基地建设工作;以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围绕阳明文化、西部发展能力、喀斯特地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口社会与法制等领域,做好省级人文社科积极建设的布局和推进;鼓励各学科面向贵州和西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发展遇到的关键问题,集聚优势学科,构建一批高水平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同时也打造一批具有贵州特色和区域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提高服务贵州省委政府决策的能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风格、贵州特色、贵大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体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创新环境,保护创新、宽容失败,大力激发创新活力。
二、精耕本土,突出特色
引导各学科方向、科研团队以本土问题为导向,围绕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展开全面、深入和持续的系列研究,产出一批彰显贵州大学特色的文科研究成果,以特色聚优势,以优势扩影响。抓住国家和贵州省重点建设新型智库的历史机遇,落实《贵州大学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我校智库建设。瞄准“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和西部发展的战略需求,发挥我校文科学科方向优势,重点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等战略支点,展开高水平的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
三、做强平台,聚集人才
做强做优现有研究平台,鼓励成立一批新型研究平台,以平台聚人才,以人才建团队,以团队造氛围,形成平台建设与人才聚集的良性循环机制。
同时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文科学院与教师实施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工作。仅2020年共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讲座培训40余场,参与人数共计4500人次。
四、特色鲜明,资源共享
建立健全科研平台培育建设机制,突出对科研平台的分类建设与管理,促进平台、学科和人才团队的深度融合。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准确领导下,秉持内涵式发展和质量优先理念,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战略、创新服务。学校领导深入了解学校文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索一流文科发展路径,围绕文科发展改革问题,在不同层面举行了多场座谈会,了解校内不同群体对文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方向,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深刻分析国内高水平文科发展特点以及周边高校文科发展状况,召集学校文科重点学科负责人协商学校文科发展路径,制定了《贵州大学文科繁荣计划(2018-2030)》等文件,积极谋划下一阶段文科发展思路和策略。
五、制定支持政策,促进团队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文科振兴工作,增强我校文科学术创新能力,形成学术创新团队,鼓励和支持我校文科教师团结协作,多出高层次、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制定了《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对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的团队,学校给予3年的建设周期,每年划拨建设经费5万元,在三年的建设期中团队要完成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科研任务。
同时,为了调动团队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贵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与成果分类分级标准》给予团队支持5万元。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党支部
2021年5月20日